CULTURE
  • 老腔一声震山川——记陕西华阴老腔
    la mise à jour du temps:2019/3/1

老腔一声震山川——记陕西华阴老腔


2016年春节晚会,歌星谭维维携手陕西华阴老腔“非遗”项目的传承人——张喜民和他的“老腔”团队,一起表演《华阴老腔一声喊》,广受欢迎。华阴老腔这古老的艺术形式,在海内外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

《REEC》杂志采访了陕西省华阴市“老腔保护中心”。

 一、老腔历史

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之一,它从西汉滥觞,到现在已有两千年的历史。位于黄河、渭河、洛河交汇处的泉店村是它唯一的发祥和传承地。2006年6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。

老腔的剧史悠久、发展脉络清晰,说唱特点突出,原音保留完整,因而具有戏曲史价值。老腔的主旋律是船夫号子的音乐化,是艺术源于生活的见证,因而具有艺术价值。老腔的题材经常取材于历史战争,唱腔亢奋激越,充满阳刚之美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。

老腔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剧史的本源性、传承上的封闭性、剧种上的独存性、取材风格的张扬型、音乐体系的自律性、审美对象的广泛性、语言风格的原声性。

图片说明:老腔的民间表演

华阴市泉店村张家,一直将老腔视作“家传”戏。2001年之前,张氏家族的家规是传男不传女,不传外姓人。但在二十年代,张家的老腔皮影戏已被外人偷学,传入其他家族。文革之前在华阴境内有老腔皮影戏班社十多个,每个班社由5人组成,在民间走街窜乡巡回演出,他们演出的场所多为农村的红白喜事,驱邪敬神。

图片说明:老腔的张家传人——张喜民

 01年后,华阴市文化局对老腔皮影戏做了改革,把原来老腔皮影戏封闭式的艺术表现形式改为开放式艺术表现形式,也不在是5个人表演,而是加强了乐器配量,由十多人演唱,并走上大舞台表演。

 

二、政府保护

陕西省华阴市老腔保护中心隶属于文化局,成立于2007年,是一所艺术研究保护单位。中心主要任务是对老腔艺术的挖掘、保护和传承发展。

中心有工作人员七名,中心主任党安华,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导演。

图片说明:陕西省华阴市老腔保护中心

 老腔保护中心有民间老腔艺人十一名,其中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,张喜民和王振中。

图片说明:谭维维和张喜民

图片说明:王振中

各级政府对华阴老腔的保护传承多年来很重视、很支持,拨付专项保护经费,出版老腔书籍,为老腔艺人发放固定生活补贴,举办老腔培训班。

未来还将建造老腔培训基地,老腔演艺展览馆。

但是老腔的普及,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。难点在于,老腔的音乐旋律不像歌曲那样易记、易唱,加之热爱传统戏曲的青年又特别少,所以普及过程中,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。

国内外观众喜欢话音老腔,称之为“东方古老的摇滚乐”。对于这种说法,老腔保护中心的专家回复,其实这种说法不准确。2004年后,老腔中心在保持老腔音乐旋律一点都不改变的前提下,对老腔音乐的节奏和曲牌进行了一些编配,特别是增加了长木凳的表演,对音乐力度的加强和音乐形态的改变,才使老腔有了摇滚乐的味道。这种改变,老腔艺人的初衷,也希望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趋向,吸引更加年轻观众的注意。

图片说明:2004年以后,老腔改良,创造性的引入了“长凳”。

因此,称华阴老腔为“东方古老的摇滚乐”的说法,其实也反映了老腔的锐意创新、不因循守旧的开放心态。

 

三、再树辉煌

近年来,华阴老腔先后代表陕西参加全国性艺术大赛,获国家级金奖三项、省级一等奖十多项。应邀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和大专院校演出。并先后赴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台湾、香港、等地演出。话音老腔多次应邀赴中央电视台、上海东方卫视等媒体单位录制节目,在全国引起轰动。先后有一百多家媒体相继报道,被誉为华阴的名片、渭南的符号、陕西的亮点。

图片说明:老腔艺人演出剧照:上海世博会世界音乐周;国家大剧院演出;参加香港中乐团建团30周年演出。

在重振老腔的过程中,话剧、电影、电视、歌曲、摇滚不断融入华阴老腔元素,使华阴老腔在全国有了较大影响,每每演出,所到之处观众都特别喜欢。专家、学者纷纷题词,赞不绝口。

前些年《白鹿原》的演出节目,对于推广华阴老腔,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图片说明:老腔艺人王振中、张喜民参加话剧《白鹿原》演出剧照

但是在话剧形式和电影形式方面,老腔的表现形式具有差异。话剧《白鹿原》是用老腔作为一种叙事方式,自始至终贯穿话剧演出,让观众感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。电影《白鹿原》里面,老腔艺人电影里面一段表演老腔,非常惊艳,也起到了宣传作用。

图片说明:电影《白鹿原》里老腔演出的剧照

尤其是话音老腔登上2016年央视春晚的舞台,是对老腔的极大宣传,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大的弘扬。

创新发展,是老腔艺人一贯的坚持;但是保持老腔传统艺术独特性,仍然是老腔人的宗旨。